农业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准确、高效地检测和识别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一个综合的农业病虫害数据集,由农业虫害检测数据集、农业病害检测数据集、农业病害分类数据集和水稻表型分割数据集组成,包含55个类别、48576张,共4.14 GB的图像样本。从公开数据源和学术论文中收集和整理数据,保证了数据集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在数据的筛选、清洗和标注过程中,采用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验证措施,以确保数据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数据集可用于农业病虫害识别和水稻表型鉴定等农业视觉任务,能够为农业病虫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源,并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 研究不同品种甜樱桃需冷量,对比相同品种甜樱桃不同地区需冷量差异。 方法 2021—2022年应用犹他模型、7.2℃模型和0~7.2℃模型对辽宁省葫芦岛市地区栽培的佳红、红灯、明珠、美国大红、砂蜜豆和美早6个品种甜樱桃以及江西省抚州地区栽培的砂蜜豆、明珠、佳红和美早4个品种甜樱桃进行需冷量估算。 结果 葫芦岛地区供试的甜樱桃品种,犹他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469~564.5 C.U之间,0~7.2℃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334~442 h之间,7.2℃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710~1218 h之间;抚州地区供试的甜樱桃品种,犹他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261.5~525 C.U之间,0~7.2℃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98~301 h之间,7.2℃模型所估算需冷量范围介于105~328 h之间。 结论 两地区同品种甜樱桃需冷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犹他模型估算结果差值最小,初步判断较为适宜用于不同地区甜樱桃需冷量对比研究。
多模态知识图谱在传统知识图谱基础上,构建多种模态的实体,以及多模态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能够提供重要的文本、图像以及声音知识,在消除歧义、补充视觉知识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图谱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详细介绍了知识图谱和多模态的含义,从图谱构建层面详细叙述了多模态表示学习等技术方法。针对多模态知识图谱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重点总结知识图谱在农业智能问答、病虫害识别、农产品推荐等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农业多模态知识图谱构建面临的挑战以及多模态知识图谱在农业领域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与分析。
土地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关键,但是现阶段面临土地流转增速放缓、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受阻等现实问题。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土地流转市场发育较为成熟,除了依靠市场机制运行,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再调整、充当中介组织等方式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在推动土地连片规模化经营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该数据集以2020-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库为基础数据,按照规范化步骤整理形成943个地块、5923户农户和114个村庄3个数据集,数据内容包含土地利用和流转、规模经营信息。数据集为展现江苏省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情况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政策干预提供了参考。
数据摘要:
苹果品种繁多,不同品种果实品质特征相差悬殊,对不同品种的苹果品质指标数据进行测定、收集,为苹果新品种选育和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该数据集通过从不同生产地(山东、辽宁、河北、山西)采集‘乔纳金’、‘金冠’、‘华红’、‘寒富’、‘国光’、‘斗南’、‘华月’、‘瑞香红’、‘瑞阳’、‘瑞雪’、‘华庆’、‘维纳斯黄金’等12个苹果品种,收集整理了2019—2021年12个苹果品种果实的品质指标,包括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破裂力、破裂位移、破裂功、屈服力、屈服位移、屈服功、果肉硬度、果肉做功、L*值、a*值、b*值、c*值、h*值,共19个品质指标。此次收集的数据集涵盖了果实的生理品质、果肉质地、色泽等方面,更加全面地体现出该品种的特性,对品种的评价可以做到更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不同苹果品种的品质指标建立与共享数据集,可让大众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苹果品种之间的性状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育种与加工工作,同时还可以筛选出性状表现突出的品种,去选择其更加适宜销售的地域。
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优化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大多以碎片化、非结构化的形式分布在网络上。尤其在农业领域,使用传统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难以高效准确地获取其中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海量无组织的数据中进行二次收集和整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挖掘公开的农业网站中的数据,经过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数据清洗、去噪等过程,将非结构化的数据重新组合成结构化的数据,最终以知识图谱的方式进行存储。所构建的农业知识图谱数据集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果、蔬菜等11个农业大类、共计8 481个小类的条目数据,每个小类条目对应一种农业生物或药物。具体包括粮食作物461种、经济作物2 208种、水果1 294种、蔬菜257种、食用菌118种、花木1 161种、水产142种、农药113种、农作物病虫害1 605种、兽药519种、中草药603种。根据该数据集构建的农业知识图谱三元组达到90 508条,规模较大、覆盖品类较为广泛,能够为农业知识问答、推荐系统等人机交互友好的智能应用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同时,在生成式大模型中融入农业领域知识图谱,有助于在垂直领域上实现更为高效、精准的信息检索和智能决策。
本研究以中国农村电商实证数据为综述对象,按照电商定向干预和农产品交易地的特征将农村电商数据类型分为两类数据集。其中,数据集Ⅰ包括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数据库、淘宝村与电商指数数据库;数据集Ⅱ包括农产品电商数据库与农产品跨境电商数据库。以此探讨不同数据集内若干农村电商研究主题所用数据的来源、指标内容、时间跨度、优劣势等内容,系统性梳理农村电商研究所用数据的来龙去脉,为该领域实证检验提供数据库筛选的参考,从而有效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研究的理论进程。
数字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在数字乡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科研、管理的重要数据面临复杂严峻的数据安全形势。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农业农村数据安全管理与技术防护,筑牢安全防线。通过全面分析数字乡村中智慧农业建设、乡村社会数字化治理、涉农部门的数字政府建设等方面面临的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风险,提出要平衡数据的价值挖掘与安全保护之间的关系,从顶层设计、涉农终端设施安全、网络环境安全、应用服务安全、数据安全技术防护体系、保障措施等方面构建数字乡村数据安全综合治理体系。要建立数据安全长效治理机制,完善农业农村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保障农业信息感知等各类终端设备安全;增强网络的主动防御、动态防御、精准防御能力,确保网络环境安全可靠;强化涉农相关的生产管理、业务管理、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建立健全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技术防护体系;从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督考核、人才培养等方面落实保障措施,为数字乡村发展保驾护航。
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养猪户利益,也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预测未来猪肉价格走势,科学管控生猪市场价格,对推进我国生猪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生猪生产的生物周期和生产的连续性特点,构建生猪出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与猪肉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预测出未来10个月的猪肉产量。再结合我国受猪肉消费习惯影响,致使猪肉需求量呈现明显季节性周期波动的特点,采用STL时间序列分解法,从猪肉交易数据中提炼出月度季节性波动趋势,预测月度猪肉需求量。基于定价模型中供需法则,使用最小二乘法约束法,构建猪肉供应量和需求量比与猪肉价格之间的关系模型,对未来10个月猪肉价格进行预测,并测算出猪肉供需均衡价格。本研究使用农业农村部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系统中2016至2022年猪肉相关数据,预测猪肉价格相对误差约10%。当预测的猪肉供应量与需求量比出现偏离时,猪肉价格将偏离供需均衡价格,模型能够通过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进口量和投放量来调节猪肉供应量,从而调控未来猪肉价格走势。本研究提供了通过调整影响猪肉供应量的核心因素来调节未来猪肉价格走势的思路和方法,旨在科学预测猪肉供需量及未来价格走势,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合理及时调控猪肉供给,促进各时刻的猪肉供需均衡,猪肉价格稳定在供需均衡的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