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Email Alert | RSS
阅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猪饲料营养价值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李柏浩,班志彬,孙义铭,闫晓刚
中国猪业    2024, 19 (4): 3-11.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01
摘要930)      PDF (1440KB)(69)    收藏
为深入了解和系统总结猪饲料营养价值评价技术,本文对饲料中的蛋白质、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等的营养价值评价技术及营养素间互作关系进行综述,并为未来饲料营养价值评价方法提出建议,以期为猪饲料营养素的高效利用、日粮的科学配制及精准营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甜菜碱对猪的“母子一体化”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祝倩, 胡汉宇, 孔祥峰
中国猪业    2024, 19 (5): 3-10.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01
摘要740)      PDF (1526KB)(72)    收藏
甜菜碱是甘氨酸的三甲基衍生物,主要来源于甜菜及其副产物,作为甲基供体,能将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并提供S-腺苷甲硫氨酸。甜菜碱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繁殖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和抗氧化水平、调节机体代谢和改善产品品质等功能,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添加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母体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对子代的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至关重要。在养猪生产中,常利用“母子一体化”营养调控策略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改善其子代的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免疫功能和营养代谢等。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甜菜碱在猪“母子一体化”营养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潜在价值,旨在为甜菜碱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全产业链猪育种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周光亮,许源峰,杨慧,李新云,赵云翔,刘向东
中国猪业    2024, 19 (3): 59-67.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3.006
摘要731)      PDF (1660KB)(151)    收藏
我国是世界上生猪生产与猪肉消费第一大国。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良种是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生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良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夯实了生猪产业的发展根基。但是我国种猪性能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依然需要大力支持专业化育种和联合育种发展,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基于全产业链的新型育种体系,建成更加高效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但是国内对如何构建全产业链的育种体系,及该体系的理论基础却鲜有报道。因此,本文主要阐述育种体系的发展历程、全产业链育种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为生猪种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猪用益生菌和益生元开发技术和方法研究进展
周雅蕗, 王成碧, 谢卓雅, 赵建飞, 尹恒, 刘静波
中国猪业    2024, 19 (5): 11-21.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02
摘要710)      PDF (1765KB)(79)    收藏
益生菌是一种对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维持胃肠道菌群平衡,对动物健康生长和发育有积极影响。益生元则是一类促进消化道特定细菌生长与活性的食物成分,不被消化道吸收,但对宿主有益。在当前'禁抗”大背景下,开发益生菌和益生元作为替代方案是维护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选择之一。本文综述了猪用益生菌和益生元开发技术的进展,揭示其在健康养殖中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为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农业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构建流程和技术展望
张宇芹, 朱景全, 董薇, 李富忠, 郭雷风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3): 412-423.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52
摘要614)   HTML70)    PDF (1315KB)(2776)    收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业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但信息大多固定且通用,无法针对具体情况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作为一种高效的人工智能工具,逐渐在农业领域中获得关注和应用。目前,LLMs技术在农业领域大模型的相关综述中只是简单描述,并没有系统地介绍LLMs构建流程。本文重点介绍了农业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构建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和预处理、选择适当的LLMs基模型、微调训练、检索增强生成 (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RAG)技术、评估过程。以及介绍了LangChain框架在农业问答系统中的构建。最后,总结出当前构建农业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的一些挑战,包括数据安全挑战、模型遗忘挑战和模型幻觉挑战,以及提出了未来农业垂直领域大语言的发展方向,包括多模态数据融合、强时效数据更新、多语言知识表达和微调成本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粳稻新品种龙平386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杨晓贺, 吴彦龙, 姚亮亮, 高雪冬, 张茂明, 邱磊, 王自杰, 张家智, 丁俊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6): 156-159.  
摘要533)      PDF (1023KB)(23)    收藏
龙平386是黑龙江省莲江口种子有限公司以龙粳31为父本、龙平3118为母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2022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龙平386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130 d,株高93.0 cm,整精米率 73.7%~73.9%,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智能化养猪装备的研究进展
赵 敏,胡广英,白 海,曹日亮
中国猪业    2024, 19 (4): 78-85.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10
摘要509)      PDF (1455KB)(77)    收藏
生猪智能养殖技术是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信息化环境监测技术、养殖环境控制技术、RFID 无线电子标签标识技术、局域网无线通讯技术、5G 无线远程通信技术、视频远程监控与自动报警技术、疾病监测监控技术、质量追踪回溯技术、智能云计算技术,猪生长曲线与营养动态模型预测技术、发情自动监测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等,集成开发并通过对生猪个体识别、环境和个体信息与环境信息智能感知、数据采集与转换、数据有线或无线传输、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对生产行为智能干预和精确、精细饲养于一体的养殖管理。通过运用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益、动物健康和福利。此外,通过智能化设备和数据分析,智能化设备还可以帮助养殖企业提供精准的管理和监测,做出科学决策,实现企业的科学、高效、快速发展。本文根据国内外生猪智能化养殖技术进展,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智能喂养系统、巡逻和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并介绍了相关的案例,旨在为我国现代生猪养殖的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为发展生猪产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2023年黑龙江水稻产量预测无人机遥感图像数据集
苑江浩, 郑作军, 初昌明, 姚鸿勋, 刘海龙, 郭雷风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4): 546-551.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100031
摘要504)   HTML42)    PDF (3288KB)(192)    收藏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准确、高效、及时地预测水稻产量对品种选育和优化田间管理至关重要。无人机遥感系统凭借其快速、无损、成本低、通量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作物病虫害识别、作物生长监测和作物表型分析等领域。为探究光谱数据在水稻产量估测方面发挥的作用,本数据集利用无人机遥感采集了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多光谱图像。选取106个1 m×1 m的样本点人工采样测产,同时在采样后采集了可见光图像,实现光谱图像和产量数据间的关联。经过人工检查和整理构建了本数据集。数据采集地点为黑龙江省,无人机在无云、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数据采集,采集时间为2023年7月至2023年8月,共采集试验田内不同品种3天的多光谱数据和1天的可见光数据。本数据集各项数据完整,可为产量估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摘要:

项目 描述
数据库(集)名称 2023年黑龙江水稻产量预测无人机遥感图像数据集
所属学科 农业科学
研究主题 计算机视觉
数据时间范围 2023年7月—2023年8月
时间分辨率
数据类型与技术格式 .tif,.xlsx,.jpg
数据库(集)组成 数据集由三部分数据组成,第一部分为水稻生长过程中多光谱图像数据,包括蓝(450 nm)、绿(555 nm)、红(660 nm)、红边1(720 nm)、红边2(750 nm)和近红外(840 nm)六个光谱通道,共计14226张,约32.6GB;第二部分为产量数据,以.xlsx格式保存;第三部分为用于标注采样点的可见光图像数据,共计746张,约18.9 GB。
数据量 51.5 GB
主要数据指标 梯度设置,地块标号,产量,多光谱图像,可见光图像
数据可用性 CSTR:https://cstr.cn/17058.11.sciencedb.agriculture.00131
DOI:https://doi.org/10.57760/sciencedb.agriculture.00131
NASDC访问链接: https://agri.scidb.cn/,限制性获取
经费支持 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1ZD0110901)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猪VEGFA基因多态性与窝产仔数的关联分析
刘巧玲, 陈奎蓉, 张琰芳, 梁靓, 梁晶, 兰干球
中国猪业    2024, 19 (6): 14-25.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6.005
摘要474)      PDF (2424KB)(43)    收藏
母猪的窝产仔数是衡量母猪生产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养猪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是维持血管正常功能及内皮细胞完整性的一种分子,有研究表明,VEGFA 对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研究猪VEGFA 基因的多态性与窝产仔数的关联,本研究选取485 头大白猪和290 头巴马香猪,通过PCR 扩增和测序对VEGFA 基因SNP 位点进行分型,并利用关联分析方法筛选与母猪窝产仔数性状关联的SNP 位点。结果发现,在巴马香猪和大白猪群体中分别检测到7 个和4 个SNP 位点,巴马香猪群体中VEGFA 基因有6 个SNP 位点与第1、2、4、6 胎窝产仔数均显著关联(P<0.05),在大白猪群体中VEGFA 基因有4 个SNP 位点与第2、3 胎窝产仔数显著关联(P<0.05);本研究发现VEGFA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香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存在显著关联,为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2023 年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张海峰,王祖力,陈泽芳,朱增勇,谢水华
中国猪业    2024, 19 (5): 90-100.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11
摘要469)      PDF (1745KB)(139)    收藏
本研究全面审视了 2023 年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多维度的经济、政策及市场因素,深入探讨了 2024年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在 2023年,我国生猪产业面临了产能过剩、传统“猪周期”特征弱化、金融产品属性日渐凸显及成本持续上升等多重挑战,使得养殖企业经营难度加大。展望 2024-2025 年,本研究综合分析了产能调整、宏观经济状况企业预期盈利及市场动态等多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产能的逐步优化,生猪市场的供需平衡在 2024年得到实质性改善为猪价上涨奠定基础。同时,经济的稳定增长、消费需求的逐步回升及养殖成本的有望降低,将共同推动生猪产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此外,根据市场走势,生猪价格在 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企稳回升。为了更好地应对行业变革与市场挑战,本研究提出了创新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金融与生猪产业深度融合等策略建议,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种猪生长性状校正公式研究
陆杰,李双智,张宝羽,张和军,申振才,钟萍,李秋月
中国猪业    2024, 19 (3): 77-84.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3.008
摘要465)      PDF (1464KB)(215)    收藏
本研究通过对现行种猪生长性状校正公式的调查和分析,基于5种常见的生长模型,提出了新的种猪体重与日龄的校正公式。利用企业提供的2 439头公猪的生长数据,通过计算机对猪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并对公式中的校正系数与拟合度进行分析,优化出效果显著的新校正公式,将目标日龄设置为达100 kg体重日龄与现行校正公式进行对比。试验表明,5个新的校正公式对测定体重30~120 kg范围内的种猪的达100 kg 体重日龄的校正效果均明显优于现行校正公式。本文给出的公式对不同目标日龄的猪具有普适性,企业可根据养殖品种、地域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校正公式。本文的研究工作亦可推广到体重校正背膘厚的公式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非洲猪瘟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张人俊,彭启凤,潘 鸿,张 毅,沈朝建,刘 平
中国猪业    2024, 19 (4): 25-36.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04
摘要445)      PDF (1460KB)(59)    收藏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家猪和野猪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自非洲猪瘟首次被报道至今,世界范围内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因此,非洲猪瘟的早期诊断对该病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实验室针对非洲猪瘟的诊断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ASF 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和净化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非洲猪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对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了梳理归纳,比较了优缺点,以期为非洲猪瘟的早期诊断检测和新检测技术的开发提供帮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规模化奶牛场高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崔久辉, 祁航, 张满泽, 郭祥金, 程延彬, 周磊, 刘德鑫, 韩晓雨, 袁鹏, 赵曼, 陈军
中国乳业    2024, 0 (5): 62-68.   DOI: 10.12377/1671-4393.24.05.12
摘要388)      PDF (1243KB)(67)    收藏
规模化奶牛场标准化管理是必然趋势。优秀的奶牛场管理体系是持续发展、高效运行根本,可有效提高生产经济效益。本文讨论规模化奶牛场管理的关键框架,如月度绩效考核制度,“日例会、周计划、月经营分析”制度的建立;技术规程、激励办法的制定等。并进行奶牛场管理体系建立的思考和实践,实现奶牛场管理标准化和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面向高维数据发布的差分隐私算法及应用综述
龙春, 秦泽秀, 李丽莎, 李婧, 杨帆, 魏金侠, 付豫豪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2): 170-184.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200001
摘要353)   HTML37)    PDF (804KB)(395)    收藏

随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处理具有几十上百维特征的复杂结构和关系且蕴含丰富语义信息的高维数据成为一项挑战。在保障个人隐私不被泄露的前提下,如何安全地使用这些高维数据,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查阅资料发现:关于差分隐私技术本身的综述很多,但是面向高维数据发布的差分隐私算法及应用的综述却很少。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差分隐私在高维数据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深入了解不同方法在保护高维数据隐私方面的优劣,并指导面向高维数据发布的差分隐私算法未来研究的方向,从而更好地应对隐私保护和数据分析的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差分隐私的原理和特性,总结了当前差分隐私技术本身的研究工作。然后从数据降维和数据合成两个角度分析了差分隐私在高维数据环境中的应用,探讨了差分隐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旨在更好地解决当前高维数据保护和使用的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促进技术交流,推动差分隐私在高维数据应用中的进一步突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玉米豆粕减量替代营养调控在养猪上的研究进展
吴秋杰,刘 佳,陈华云,余群莲
中国猪业    2024, 19 (4): 12-18.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02
摘要350)      PDF (1201KB)(205)    收藏
能量饲料原料和蛋白饲料原料在典型的猪鸡饲料配方结构中占比分别约为70%和25%,其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我国养殖业的饲料配方主要结构以玉米、豆粕为主,每年玉米、豆粕消耗量巨大,但国内玉米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大豆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缓解。随着国际环境的恶化,蛋白质原料的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饲料生产成本增加。为促进畜牧业发展,保障我国饲料供给及质量安全,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方案》,通过“提效、开源、调结构”等措施,充分挖掘利用本土饲料原料资源,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减少玉米、豆粕的进口依赖。本文主要对玉米、豆粕可替代原料的营养特点及其在猪饲料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生猪养殖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数据隐私保护关键词检索技术研究综述与应用分析
杨渝, 王炜, 陈世武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2): 185-204.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12
摘要342)   HTML28)    PDF (2950KB)(896)    收藏

在现代信息社会,数据隐私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互联网用户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日益重视,信息检索领域的隐私保护研究变得至关重要。隐私保护关键词检索技术旨在在不泄露用户查询意图的情况下,提供安全、保护隐私的检索服务。尽管现有技术在满足基本需求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如何在保持效率的同时减少隐私泄露风险,仍是一个挑战。为此,本文对隐私保护关键词检索技术进行了详细回顾,系统地分析了当前主流技术的原理、优势与不足。研究发现,尽管已有技术能够对用户查询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敏感信息直接泄露,但在查询模式、访问模式与返回结果之间,仍存在着潜在的隐私泄露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向,以增强隐私保护的效果。此外,当前的隐私保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涉及技术增强、隐私合规等多个方面。通过对隐私保护关键词检索相关前沿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有望为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推动隐私保护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本文最后对隐私保护关键词检索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创新应用模式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不同生育时期喷施芸乐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吴兰田, 冯素明, 何佳伟, 宋佳敏, 杜小凤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6): 61-64.  
摘要341)      PDF (958KB)(21)    收藏
为探究不同时期喷施芸乐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涟水县开展了芸乐收喷施效果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返青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各喷施1次芸乐收可有效提高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最好,亩增产116.4 kg,增产率为23.74%;返青期喷施芸乐收能有效促进小麦分蘖,使有效穗数增加;孕穗期喷施芸乐收能有效促进小麦穗粒数的增加;灌浆期喷施芸乐收则更有利于小麦千粒重的提高。在返青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各喷施1次芸乐收还可改善小麦籽粒品质,小麦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降低了35.7%,淀粉直支比、沉淀值和湿面筋含量均有所降低,但提高了小麦籽粒容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农业大数据研究进展(202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4): 433-468.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200003
摘要335)   HTML66)    PDF (10122KB)(1780)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闫鹏飞,肖莎,张志勇,赵铖,刘聪,米凯臣,刘静峰
中国猪业    2024, 19 (5): 83-89.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10
摘要329)      PDF (1701KB)(60)    收藏
当前,实现对动物健康的连续和自动化监测,以及在发现动物异常时及时采取精准干预措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获取目标动物图像,并通过对所获取原始数据的分析,提取与目标行为相关的特征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从而实现动物异常行为的监测。本文综述了目标分类、目标检测、目标追踪、目标分割等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应用原理,最后展望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及优化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2022年黑龙江小麦、玉米、水稻苗期图像数据集
秦佳乐, 苑江浩, 宋国柱, 姚鸿勋, 郭雷风, 王晓丽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4): 558-563.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100026
摘要325)   HTML26)    PDF (2655KB)(259)    收藏

大田作物大多采取露地种植方式。东北地区全年温度较低,在作物苗期如果出现日照和降雨量大范围的波动,则十分容易导致农作物出现苗弱苗小、根系长势弱以及发育不全和生长缓慢等现象。若能对农作物苗期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其生长状态及其环境情况,便可及早做出决策。本研究于2022年5月9日—2022年6月16日期间,对试验田内11个气象站的小麦、玉米和水稻、小麦苗期图像进行采集,通过整理和筛查后形成的数据量约为2.59 GB,其中可见光RGB 1.48 GB,近红外光谱 1.11 GB。本数据集可以通过RGB可见光数据和近红外光谱数据完成对作物的叶龄识别,将提取出的特征(颜色特征、图像特征、纹理特征、植被指数)带入机器学习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预测,同时本数据集还适用于构建作物识别或幼苗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进一步精准实现作物检测及插秧后漏苗、补苗等研究。

数据摘要:

项目 描述
数据库(集)名称 2022年黑龙江小麦、玉米、水稻苗期图像数据集
所属学科 农业科学
研究主题 计算机视觉
数据时间范围 2022年5月—2022年7月
时间分辨率 1天
数据类型与技术格式 .jpg
数据库(集)组成 数据集由两部分数据组成,其一为大田作物可见光RGB图像数据集1.48 GB,其二是大田作物近红外光谱图像数据集1.11 GB,均包含38天的数据。
数据量 2.59 GB
主要数据指标 RGB图像和近红外光谱图像
数据可用性 CSTR: https://cstr.cn/17058.11.sciencedb.agriculture.00092
DOI: https://doi.org/10.57760/sciencedb.agriculture.00092
NASDC访问链接: https://agri.scidb.cn/ ,限制性获取
经费支持 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2021ZD0110901);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1GG0341)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智慧养殖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韦丹妮, 郭勇庆
中国乳业    2024, 0 (6): 31-39.   DOI: 10.12377/1671-4393.24.06.06
摘要302)      PDF (4637KB)(209)    收藏
随着规模化奶牛场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养殖技术逐渐应用于奶牛生产,使智能化养殖转型进程不断加快。本文综述近年国内外物联网、大数据、智能饲养、智能环境控制、远程监控等智慧养殖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以期更好地利用智能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奶牛场精细化管理,为我国奶牛智慧养殖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皇氏集团财务绩效评价
代文博
中国乳业    2024, 0 (7): 21-27.   DOI: 10.12377/1671-4393.24.07.04
摘要294)      PDF (1484KB)(237)    收藏
本研究选取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皇氏集团”)2014—2022年财务数据,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4 个维度选取8 个代表性指标,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发现皇氏集团财务绩效不佳,应优化资本结构、稳固主营业务和提升管理能力。通过本研究对皇氏集团财务绩效的评价,为其他地域性乳品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智慧农业领域大数据安全问题探索
吴云坤, 杨莹, 李豪, 熊健, 陈湘灵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3): 380-391.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29
摘要292)   HTML24)    PDF (1031KB)(518)    收藏

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农业大数据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支撑。尽管农业大数据带来了巨大的产业动能,但也伴随诸多的数据安全问题,有效处理农业大数据技术与数据安全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首先综合分析当前各种观点重新定义了农业大数据,然后通过案例详述了其在农业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促进作用,接着深入剖析了农业大数据的泛在性、社会性、交叉性等专有特征。最后,基于安全三项基本要素(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农业大数据的专有特征,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等大数据生命周期的七个阶段出发,构建了智慧农业场景下的大数据安全风险框架。从大数据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出农业领域下基于专有特征的特性问题,并结合实际智慧农业场景,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安全解决策略。本文将对未来研究智慧农业领域中数据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新思路,旨在促进智慧农业更快更安全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孙浩铭,陈嘉辉,朱 君,贾 楠,李 斌
中国猪业    2024, 19 (4): 70-77.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4.009
摘要282)      PDF (2409KB)(59)    收藏
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是提高繁殖效益、精确控制繁殖计划和提高养殖管理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系统了解当前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现状、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首先,介绍了母猪发情传统诊断方法,总结了国内外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及装备的研究进展;其次,系统分析了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的分类及优缺点,包括基于图像/视频识别、声音识别、传感器感知等技术;最后,针对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母猪智慧养殖及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基于云链融合的农业大数据安全治理模型研究
岳瑞君, 何亮, 汤敏睿, 严威, 刘胜全, 杨婉霞, 孙卫红, 黄永峰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3): 333-350.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39
摘要281)   HTML19)    PDF (5325KB)(210)    收藏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从传统向智慧农业转型,针对各农业组织自身数据规模不断扩大,数据共享出现“数据孤岛”难以大规模汇聚农业数据指导精准农事决策等问题,本研究基于云链融合和分布式农业场景下数据安全治理相关技术解决所述问题,并探索其实际应用效果。在分布式农业场景下,以IPFS、区块链和云计算为基础,设计可部署在智能合约的农业大数据治理算法,构建多方农业数据汇聚模型以及完整、安全、可追溯的数据保护模型和典型场景应用模型。以新疆昌吉华兴农场及其附属农业组织农业生产为例,进一步构建云链融合农业大数据平台。对比本文所设计的基于云链融合的农业大数据治理模型和两种传统模型的性能,实验表明,本模型综合性能相比于传统模型更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高产玉米新品种金玉111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师范生, 贾志强, 李壵, 撖晓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7): 144-147.  
摘要277)      PDF (847KB)(13)    收藏
金玉111是安泽县金玉玉米育种有限公司于2010年冬以自育系J-27为母本、自育系W-1为父本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综合抗性突出、适应性广泛等特点,2023年通过山西省审定。适宜在山西省南部夏播区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作者对金玉111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旨在为该品种的合理布局和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保育猪福利问题、异常行为及其改善措施调研报告
施睿佳, 顾宪红
中国猪业    2024, 19 (5): 33-42.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04
摘要268)      PDF (1752KB)(40)    收藏
本次专项调查旨在调研我国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福利现状及其改善措施。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布,回收到信息填写完整、保育猪≥50 头的 151 份猪场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调研猪场中,保育猪发生最频繁的异常行为、福利问题分别为咬尾/咬耳、行为福利问题,各占 41.1%、31.8%,排名前一位的福利改善和环境丰容措施为水料充足和特制玩具,占比分别为 66.9%和 29.8%,以示环境丰容措施还有较大改善空间;2)与不重视动物福利猪场相比,重视猪场动物福利猪场可降低环境、卫生、行为、心理等福利问题,减少咬尾/咬耳行为,变化幅度达 20%以上(P<0.05或P<0.01):3)存栏>3 000 头猪场与存栏<3 000 头猪场相比,保育猪心理福利问题发生占比下降 20.8%(P<0.01),采用特制玩具、优质光照改善环境丰容的猪场占比分别增加 23.2%、26.7%(P<0.05),而使用垫料改善环境丰容的减少 48.2%(P<0.01),采用健康管理、善待动物措施分别增加 24.7%、19.8%(P<0.01或P<0.05):4)劳动定额>800 头的猪场相比劳动定额<800 头的猪场,保育猪心理福利问题、破坏圈栏发生占比下降 16.3%、14.7%(P<0.05),以提供垫料作为保育猪环境丰容措施的占比下降 44.2%(P<0.01),但提供优质光照的占比增加 37.8%(P<0.01);5)北部猪场相比南部猪场,保育猪行为福利问题发生占比、咬尾/咬耳行为发生占比分别下降 17.3%、22.2%(P<0.05或 P<0.01)。综上,重视动物福利、提供特制玩具等环境丰容措施、加强精细化健康管理的猪场,可以减少保育猪出现多项福利问题,此外,有些养猪场在改善保育猪福利方面还有较大空间,尤其存栏<3 000 头的猪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区块链上的零知识证明技术及其典型算法、工具综述
万巍, 刘建伟, 龙春, 李婧, 杨帆, 付豫豪, 袁梓萌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2): 205-219.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200002
摘要265)   HTML29)    PDF (517KB)(1613)    收藏

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日益重要的背景下,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s, ZKPs)为保护隐私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成为最具应用潜力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综合探讨了零知识证明技术及其在区块链中的应用。首先,详细介绍了零知识证明的相关概念以及三种典型的技术,对ZK-Snarks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讨论了ZK-Stark和Bulletproofs等其他证明机制,深入对比分析了各自的设计、技术特点、性能和应用场景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ZKPs在区块链环境下的应用,并分析整理了编写零知识证明的相关工具,这些工具在提升具体应用的性能方面尤为重要。最后,指出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在光明乳业的应用研究——以产品维度为例
何利岩
中国乳业    2024, 0 (5): 29-34.   DOI: 10.12377/1671-4393.24.05.05
摘要263)      PDF (2819KB)(385)    收藏
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理解其经营业绩和利润来源,更好地管理业务,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实务中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利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法。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法是一种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剖析,包括区域、产品、部门、客户、渠道、员工等维度,分析盈亏动因,以期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经营决策依据,进而支持企业精细化管理,满足内部营运管理需求的分析方法。本文根据光明乳业的特点设计了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框架,以产品维度为例,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决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开放科学背景下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安全挑战及我国对策思考
廖方宇, 李婧, 龙春, 杨帆, 袁梓萌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2): 146-155.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27
摘要260)   HTML28)    PDF (487KB)(324)    收藏

科学数据是战略性、基础性科技资源,深刻影响着各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综合竞争力。在开放科学背景下,科学数据作为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的成果及重要支撑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合规、可信可靠共享方面严峻的安全挑战。笔者从我国科学数据共享面临的安全挑战出发,以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为目标,以构建动态、细粒度、领域适用的数据分类分级制度为核心,从政策、管理、技术、评估和监管等方面,提出科学数据安全战略,促进科学数据安全开发利用,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玉米新品种盈满618的选育及制种与栽培技术
徐红霞, 李庆利, 李金峰, 赵德营, 杨华, 刘骏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6): 162-164.  
摘要258)      PDF (1316KB)(27)    收藏
盈满618是以自选自交系HJ75-321为母本,以自选自交系HJ295-3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23年通过河南审定并进行了科技成果登记。盈满618突出表现为茎秆坚韧、根系发达、高抗倒伏倒折、综合抗性好、丰产稳产性好等。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制种技术要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乳制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宋艳晶, 李娟
中国乳业    2024, 0 (8): 119-123.   DOI: 10.12377/1671-4393.24.08.22
摘要254)      PDF (1262KB)(113)    收藏
乳制品作为优质蛋白食品来源,逐渐成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消费量增长,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检测要求越来越严格,但不同营养物质、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不同,本文对乳制品中常规的光谱、色谱及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和新检测技术在污染物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中的使用进行归纳、比较,为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区块链与机密计算技术在材料数据库平台中的应用分析
龚海燕, 麻付强, 张达威, 李晓刚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2): 241-252.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26
摘要252)   HTML12)    PDF (1260KB)(846)    收藏

随着人工智能和材料科学数据驱动的材料设计热潮的兴起,材料科学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国家战略资源和国际竞争的焦点。然而,随着材料数据共享的增加,数据安全问题变得不可忽视。数据泄露、滥用、篡改等问题威胁着企业竞争力。本文综述了目前主流的数据安全保护技术,包括访问控制、加密技术,构成了传统的数据安全防护模型,实现数据传输、存储时的安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存储时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但是这些机制仍无法解决数据使用时的隐私问题,无法保护使用中的数据机密性、完整性等问题。利用机密计算技术的优势,在硬件可信执行环境中执行计算,最小化计算环境的可信基,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保护,践行“数据可用不可见”理念,实现对使用中的数据保护,进而构建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本文结合区块链和机密计算技术的优势,提出基于区块链和机密计算的材料数据可信基础设施方案,以实现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安全,为材料数据的安全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骆驼奶的营养价值、健康功能及应用研究
黄新红, 张丽茹, 张宗杰, 台艳杰, 范铁良, 石刚, 张连潮
中国乳业    2024, 0 (11): 167-175.   DOI: 10.12377/1671-4393.24.11.27
摘要252)      PDF (1374KB)(191)    收藏
骆驼奶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乳糖等多种营养物质,可辅助治疗糖尿病、抗氧化、抗菌和抗癌等。但骆驼奶因产量有限,成分含量、生产工艺与牛奶差异较大。本文在综合梳理骆驼奶的营养成分和功能的基础上,讨论骆驼奶产品加工生产技术,为骆驼奶进一步相关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强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王小兵, 刘洋, 梁栋, 康婷, 康春鹏, 殷瑞锋, 陈莎, 任瑜珏, 许阳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4): 469-475.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54
摘要241)   HTML21)    PDF (363KB)(564)    收藏

农业是最基础、最有代表性的传统产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亟需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全面推动数农融合的智慧农业将成为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该文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出发,对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及智慧农业建设的现实需求、发展趋势、重点方向等进行研究,将国内外文献、统计数据、调研结果相结合,提出强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良好生态的路径措施。我国智慧农业建设正从“盆景”转变为“风景”,已进入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卫星遥感、北斗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协同高效、系统集成的新阶段,需从重点行业着手,加快形成智慧农业建设发展的大气候。要把智慧农业作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解决好数据这个最大的制约因素,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高素质创新型劳动者队伍,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顺应数字化、绿色化两大转型的发展大势,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2008—2022年黄河故道冲积平原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物候期观测数据集
丁大伟, 雍蓓蓓, 任文, 谢坤, 赵永鉴, 王广帅, 陈金平, 王明辉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4): 552-557.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100029
摘要240)   HTML7)    PDF (823KB)(174)    收藏

冬小麦和夏玉米是黄淮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主粮作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准确掌握主粮作物关键物候期对估算作物产量、改进农业生产管理水平、预防农业气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整合了黄河故道冲积平原区近15年(2008—2022年)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连作制度下作物不同物候期的生态观测数据,主要包含观测样地信息、冬小麦物候期数据、夏玉米物候期数据。本数据集将为区域农业定量遥感研究、作物生长模型模拟研究、农业气候变化研究及农业生产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数据摘要:

项目 描述
数据库(集)名称 2008—2022年黄河故道冲积平原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物候期观测数据集
所属学科 农业科学
研究主题 冬小麦、夏玉米物候期
数据时间范围 2008—2022年
数据类型与技术格式 .xlsx
数据库(集)组成 数据集包括黄河故道冲积平原区6块长期观测样地2008—2022年冬小麦和夏玉米品种、物候期数据。
数据量 21.7 KB
主要数据指标 冬小麦物候期、夏玉米物候期
数据可用性 CSTR:https://cstr.cn/17058.11.sciencedb.agriculture.00034
DOI:https://doi.org/10.57760/sciencedb.agriculture.00034
NASDC访问链接: https://agri.scidb.cn/,限制性获取
经费支持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2024JC31, Y2024JC08, IFI2024-24);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42102110222);国家农业环境商丘观测实验站(NAES038AE05)。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玉米及其制品中淀粉糊化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张幻
中国猪业    2024, 19 (5): 22-31.   DOI: 10.16174/j.issn.1673-4645.2024.05.003
摘要236)      PDF (1962KB)(57)    收藏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精确度高、重复性好的快速测定玉米及其制品淀粉糊化度的测定方法。试验将全糊化试样、待测试样及空白试样与糖化酶溶液混合,水解生成葡萄糖,使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以比色法测定各溶液吸光度,从而计算淀粉糊化度。本试验通过对影响淀粉糊化度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即糖化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样品粒度的试验探究,确定了最佳条件:样品过60目分析筛,每 0.3 g样品使用1000 U糖化酶,在 40~45℃条件下酶解60 min。在此条件下测定玉米、玉米淀粉、膨胀玉米及膨化玉米的淀粉糊化度,结果与行业标准《NY/T4125-2022 饲料中淀粉糊化度的测定》进行对比,P值均大于0.05,RSD均小于 2%,表明本研究测定淀粉糊化度筛选出的试验条件准确度高、精密度高,并且简便易行,可降低试剂风险及成本,便于检测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及测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我国科学数据出境管理对策研究
魏鑫, 孔丽华, 汪洋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2): 156-160.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36
摘要232)   HTML21)    PDF (329KB)(226)    收藏

信息化时代,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数据。随着国际竞争形势愈发严峻,科学数据安全与出境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科学数据出境管理存在政策法规不完善、技术能力不够、国际合作机制不完备等问题,亟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协调统一的科学数据出境管理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监测与监管技术研发,推动科学数据关键技术创新升级;积极探索双边多边国际科学数据合作,引领国际科学数据规则框架制定。与其他国家一起共同应对科学数据出境中的风险挑战,推动全球科学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加速科技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基于规则的科学数据安全治理框架:理解数据“保护-利用”失衡及挑战的新工具
王健, 周国民, 廖方宇, 许哲平, 张建华, 刘婷婷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 6 (3): 295-306.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68
摘要232)   HTML19)    PDF (1116KB)(243)    收藏

随着全球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愈发关注隐私保护,以及数据主权、科技竞争和地缘政治等新型治理因素的影响,科学数据的“保护”要求不断提高。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和分析等“利用”功能,并对既有科学数据的“保护-利用”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目前,这种失衡趋势表现为法律合规负担过重以及公共科学数据可用性逐渐减弱等治理挑战,现有研究和实践缺乏必要的分析工具来全面、系统地理解并应对这些挑战。为填补这一空白,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规则的科学数据安全治理框架,旨在从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机构政策等安全治理规则的角度系统分析“保护-利用”失衡及相关挑战。该框架整合了主要的科学数据安全治理规则类型,并结合“岛桥模型”、“法律-伦理”均衡和“适度落实”原则等三项分析工具,构建了治理规则与“保护-利用”平衡之间的传导路径。通过这一框架,论文解释并初步验证了其在理解科学数据合规责任过重和公共科学数据可用性弱化两大挑战中的应用价值。在全球科学数据安全法规日趋严苛的背景下,本文提出的基于规则的分析视角及相关工具,丰富了科学数据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并为学术界、数据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应对当前挑战的有效工具和政策沟通的理论支撑。这一框架为未来在数据安全治理中的应用和扩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保障科学数据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关键指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乳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
杜凯钰
中国乳业    2024, 0 (5): 40-44.   DOI: 10.12377/1671-4393.24.05.07
摘要231)      PDF (1276KB)(94)    收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乳制品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乳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展开研究,分析了乳制品行业在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了当前乳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机制的要素,并对我国乳制品行业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机制提出建议,以此能够较好地促进乳制品行业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